二、糖的誤區
即使在一百五十年前,糖的使用還不普遍。因爲使用原始工藝,糖的制造相當複雜、昂貴。人類曆史上,糖的出現很早。在中國曆史上,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關于糖的記載。一直以來,糖主要是作爲藥物來使用,而不是食物。直到一百五十年前的工業化導緻了糖的大量生産。然而,我們人類的進化可不像機器進化的那麽快。現代人類的消化系統,和一萬年前河姆渡時期古人的消化系統基本一緻。我們要注意,一萬年前的人類沒有大量吃糖,我們的身體不适合大量吃糖。糖份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說,是一種白色殺手,是白色毒藥。糖給我們帶來健康損失實在太大:減壽、增肥、壞我肝脾。
糖份有多種幾類方法。簡單來說,可分爲葡萄糖、蔗糖、蜂蜜和果糖。其中蜂蜜兼有蔗糖和果糖兩種成分。蔗糖,尤其是工業制造的蔗糖,大量食用會導緻糖尿病。我們的祖先腸子代謝,在相當慢的過程中,将澱粉慢慢轉化爲糖份;在這一緩慢的過程中,胰島素分泌均衡,緩慢,胰髒工作量合适。但是現在,糖份突然被制造成了純淨的、高濃度的。我們的身體對于脂肪和蛋白質吃下去後并不是百分之百吸收;但是,對于糖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吸收。純淨的糖從口腔就開始被吸收,一次性大量攝取糖份,會使血糖急劇升高,造成胰髒負擔。難怪美國的肥胖者越來越多,這和吃糖有直接關系。肥胖并非像某些人推脫責任的說法,所謂的遺傳造成的。肥胖并不是遺傳。 我們知道,在一百年前,人群裏的肥胖人口僅占總和的5%;而今天,有60%的人口屬于肥胖。難道說,這60%人的基因都有錯誤嗎?不是的,其實是因爲飲食結構出了錯誤,最大的錯誤,就是糖吃的太多了。早年我在美國境内旅遊,在候機廳内休息時,放眼望去,幾乎所有食物都和糖有關:令琅滿目的糖果專櫃、含大量糖份的碳酸飲料,加大包糖的咖啡、甜甜圈、餅幹、巧克力,如此嗜糖的一個國家,有60%的人口過胖,真是一點都不奇怪。相比較下,那些不嗜糖的國家的人,并不像美國人這麽肥胖。
糖份代謝是人體能量代謝的主要過程,這一過程非常複雜。人體主要靠糖份維持身體能量代謝,所以我們離不開糖。但是,我們也不能吃太多純度的糖,最好吸收一些從澱粉轉化成的糖。 這樣吸收就有一個過程,給了身體一個适應的機會,讓它慢慢吸收、慢慢适應。 這才是永保青春、健康的方法。果糖是唯一可以少許吃一些的糖份。因爲它是通過肝髒的酵解作用分解成血糖的,不需要胰髒的胰島素的作用。 但是吃多了,一樣會造成脂肪肝,一樣會給肝髒造成壓力。另外,糖尿病的病人,不适合吃果糖。果糖可以讓肝髒糖異生加快,升高血糖。所以果糖也不是完美的糖份,是有副作用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