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博 醫師 中醫學博士/中醫針灸師 Dr. Robert Xie P.H.D. / L.A.C
解氏中醫為祖傳之學, 解博醫師畢業於中國大陸著名中醫藥大學, 並取得加州中醫執照。 醫治多人, 掌握多種流派的針法等。 接受多年中國和美國的專業中醫教育﹐至今在灣區執業已十餘年﹐口碑極佳。 解博醫師專精于治療糖尿病,及糖尿病引起的潰瘍,腎衰竭,眼底視神經萎縮,鼻炎,哮喘,緊張綜合症,失眠,美尼而式眩暈,兒童發育不良,遺尿,婦女經前產後十七痛,更年期綜合症,胃痛,高血壓。心腦血管病擅治:眼底病,視物模糊,疲勞酸楚,頭暈眼花,電腦綜合症。

天道与中医养生序

Category: 保健養身 By: 解博 醫師 Dr. Robert Xie Created at: 07/26/2013

养生之道,首重饮食,无它,生物进化就是围绕着新陈代谢进行的,所有的动物更是沿着一条消化道进行的,其它器官都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这一条消化道。曾访问过云南澄江古生物博物馆,澄江古生物集群是一处非常重要的生物进化场所,古生物曾经在澄江地区发生过爆炸式的物种大跃进,在很短的年代里产生了大量的新物种,在研究古生物的进化史上,澄江是重要的一个物种进化阶段。曾问道于馆长,我问他“有没有两条消化道或多条消化道的古生物在澄江出现过?馆长回答“从未发现,”又问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掘中,有没有两条或多条消化道的古生物出现过?”馆长回答说:“据我所知,古生物从未出现过两条消化道或多条消化道的生物品种,古生物中有两对眼,三对眼,四对眼,甚至三只眼的,有两条腿,四条腿,八条腿的,甚至有上百条腿的,有两翅,四翅,八翅的,甚至两颗心脏的都出现过,就是没有出现过两条或多条消化道的,所有古生物都是一条消化道,一个口一个肛门”。听完此语,我对馆长说;“你解答了我多年的疑问,我在猜想,生物就是围绕这一条消化道在不断进化,演变着的.” 馆长说“我没有这么想过,但听起来有道理,或许吧!”就因为两个固执的问题,馆长却对我们一行人优待有加,亲自把我们送到大门口,并送了一个他亲手发掘的古生物化石给我。


古代中国思想家对物种的演进,甚至这个世界的演进也有过猜想,并不是象我们所熟悉的民间传说女娲造人那样简单,只是没有留下详细的推理,推论,甚至结果由于文字的古远我们也要大费周章的加以推测。但还是有痕迹可循的,古哲中五行理论;木火土金水,中的土就被认为是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转换之门,主宰变动与新陈代谢。古中医认为脾胃为中央无极土,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,新陈代谢。正是因为古人认为这条消化管道是人体最重要的,所以脾胃才为五脏之首。而脾胃不仅主管消化吸收,新陈代谢,同时对免疫系统起着重大作用。


我的老师,伤寒大家曾荣修,在治疗肿瘤时就多用健脾的方法,多有成效,他总是讲;“伤寒最重辩证,症状太复杂,辨不清时,就先健脾总是没错的。”


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,脾胃主新陈代谢,我们往往注重其纳新的作用,而忘了其除旧的作用,脾胃在除旧往深刻了理解,就不仅仅是排泄那么简单,还包括把身体里的,恶的,坏的,毒的,物质通过新陈代谢,代谢掉,这样一种重要机理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类的身体有这样一种机制可以把,疾病,衰退,意外产生的人体中的粘液,囊肿,包块,息肉,炎症的遗存,变坏的组织,机体中毒,毒素的堆积清除掉的机制和能力,这种机制和能力又和我们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,而脾胃又 主管新陈代谢,所以健脾,是养生治病的最重要的部分,而对健脾养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饮食。所以养生首重脾胃,脾胃首重饮食,我的感觉 在养生中饮食要占到50%以上的作用。


现在饮食养生的研究很多,但也有很多矛盾之处,使人观念混淆,现代研究多注重营养陈分而不注重饮食规律,此书就首重饮食消化代谢的规律,我写此书就是紧紧抓住饮食代谢的时间规律来展开研究的。这件可以使大家有所依据也就不迷茫了。而要研究人体的时间规律这种大命题,我们就必须找到好的数学工具,我认为古中医的天干地支系统就是最完备最好用的工具。这也是此书第一章天道的来源。研究一样事物总要把工具,方法交代清楚展示于人,方好取信于众。但古中医的天文地理数学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,看得一头雾水者不妨直接跳过去看自己认为有用的即可。


能写完此书首先要感激我的病人,患者们,是他们不断催促我写出来方便供大家一看,有甚者一直催了我八年之久,每见面必催,如此殷切,我只能努力,但写作实在不是我的专长,勉力之举所以写了八年方自觉勉强可供人一览而不致于笑我。


能完成此书还要感谢湾区名医吴奇。吴前辈曾鼓励我说:“写书吧少年,书者无足自走,无口自言,可传世,可解惑,可育人,道尽古今,一卷在手夫复何求。”


此书写作仓促有不周之处还望同人斧正。


解博写于佛立邙市加州